漢字的由來,係由圖象開始。而這些圖象是古代人根據與他們的生活和世界有密切關係的事物而創寫,反映出他們的日常習慣和重大活動。
後人將文字以部首歸類,漢字部首可以大致分為七個類別: * 人體部位,包括人、頭(頁)、目、口、手、足 * 器用,包括與祭祀 (示、凶、角、玉) 和打仗 (矛、弓、車) 相關的部首,還有衣、食、住、用的各類 * 動物,包括飛禽、家畜、走獸、爬蟲、鱗甲類的動物 * 植物,包括草木等 * 自然界,包括了天象和地輿 * 數字,包括了一到十 * 天干、地支
在現代漢語中,大約80%的漢字是形聲字。部首大多數本身是一個字,而且是獨體字,即是不能上下左右分割的字。當部首是獨體字的時候,會保留原來的形體;當作為部首時,往往會簡化變形。
在基礎漢字500課程中,從啟蒙級就開始有系統地引進獨體/部首字,合共70個部首字。單是頭兩級就學了46個常用的部首字。有了這些基礎知識,日後就比較容易向孩子解釋漢字結構和字義了。
思展圖書整理了基礎漢字500課程部首字的總匯資料,方便家長和教師作為參考,從而更有系統地協助孩子學習。
Comentários